在国际贸易的棋局中,一场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,重重地砸向了印度,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,深刻地改变了印度的经济走向和地缘政治战略。
首先,美国宣布对印度商品加征高达50%的惩罚性关税,这一史无前例的举动,矛头直指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。要知道,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,占据其出口总额的18%,这意味着每年高达870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额,面临着断崖式下跌的风险。
这场关税风暴中,印度各行各业无一幸免。纺织业首当其冲,这个对美出口额高达100亿美元,占印度纺织品总出口28%的支柱产业,面临着订单大量转移的困境。高达50%的关税,直接导致近七成的纺织企业被迫缩减产能,苦不堪言。
电子制造业同样遭遇重创。原本保持着35%年增长率的印度电子产品出口,在关税的重压下戛然而止。苹果公司在印度的产能扩张计划被迫停摆,本土电子代工企业PG Electroplast紧急下调全年利润目标,股价应声暴跌,市场一片哀鸿。
制药和汽车零部件行业也未能幸免。印度是美国仿制药的主要供应国,占据美国市场65%的份额。然而,关税将直接抵消其价格优势,使其竞争力大打折扣。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25%的额外关税,甚至波及到特斯拉在印度的投资计划,让印度汽车产业的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展开剩余76%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,莫迪政府并没有选择退让,而是采取了一系列强硬的反击措施。印度外交部公开揭露美国曾“鼓励印度购买俄油”的双重标准行径,直斥其虚伪。国防部紧急叫停了总价值36亿美元的美国军购订单,包括P-8I反潜机和反坦克导弹系统,以此表达对美国的不满。
为了凝聚民心,莫迪在公开演讲中呼吁民众购买本土产品,提振国内产业链,同时宣告印度正“稳步迈向世界三大经济体”,以此回应特朗普“死气沉沉经济”的嘲讽。
能源领域成为印美对抗的焦点。尽管美国不断施压,印度仍然坚持维持39%的俄油进口占比。不仅如此,俄印还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,联合开采稀土,并启动卢比-卢布本币结算体系,加速与美元脱钩的步伐。
数据显示,俄印贸易中本币结算占比飙升至65%,较制裁前提升了50个百分点。与此同时,印度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元份额首次跌破50%,并持续减持美债,进一步削弱了美元在印度经济中的地位。
正当印度在西方碰壁之际,东方的大门却突然向其敞开。莫迪宣布将访华出席上合峰会,打破了七年未专程访华的僵局。印度悄然恢复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,中断五年的中印直航即将复飞,释放出缓和关系的积极信号。
中印边境也出现了缓和迹象。双方已完成西段大部分地区的脱离接触,并明确“分歧不演变为争端”的原则。王毅访印期间,双方就进一步减少边境驻军,并恢复印度香客赴藏朝圣活动等议题进行了讨论,为两国关系的改善创造了条件。
经济合作方面,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了1384亿美元,中国稳居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。中方主动扩大印度药品、农产品进口,努力缩小贸易逆差。一些印度企业甚至开始尝试用人民币结算对华服务出口。双方还积极探讨共建稀土精炼与芯片制造产业链,以减少对美日技术的依赖。
然而,美国的战略却因此遭受反噬。日本、澳大利亚等“四方安全对话”盟友开始质疑印度的可靠性。东南亚国家也加速推进与中国的自贸升级谈判,寻求供应链替代方案。
印度国内,农民成为了这场贸易战中的关键阻力。美国要求开放农产品市场,直接威胁到5亿印度农民的生计。莫迪明确表态:“即使付出沉重代价,也绝不损害农民利益”,因为这关系到执政党的铁票仓。
另一方面,俄罗斯折扣原油帮助印度将通胀率压至3%以下,每年节省90亿美元外汇,惠及3亿低收入群体,支撑着莫迪高达68%的民意支持率。可以说,俄油红利牵动着印度的社会根基。
然而,特朗普的言论也精准打击了印度的大国自尊。他随口提及“五架印度战机被击落”,戳破了印军的强国形象,引发印度舆论场一片哗然。《经济时报》哀叹“莫迪的精神胜利法被一句话摧毁”。
面对美国的单边制裁,全球南方国家加速协作。印度联合金砖国家推动本币结算,新兴市场本币贸易额增长了28.7%。莫迪通过上合峰会呼吁发展中国家联合抵御单边制裁,试图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。
中印互动也聚焦于务实细节。双方就恢复边境贸易点展开技术磋商,象征性地重启经济纽带。印度政府智库提议放宽对华投资审查,移除人为设置的障碍。海南洋浦开通直达印度的货运航线,以提升双边贸易效率。中方发放28万份赴印签证,远高于印方对华签证数量,显示出民间交流的巨大温差。
在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博弈中,全球供应链重组的趋势悄然转向。印度,正在努力寻找新的平衡点,重塑自己的经济和地缘政治版图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港陆证券-网上配资网站-我国合法的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在线查询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